本网讯(通讯员:王芸歌)4月9日上午,中国地质大学韩美群教授应我们特邀做客第89期“求是论坛”,并作题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学院院长曹胜亮教授主持,学院教师及2022级、2023级、2024级研究生参加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泛亚电竞曹胜亮院长对韩美群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学院正处于关键发展时期,邀请外部专家分享前沿思想,对学院的发展意义重大。
韩美群教授首先深入剖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她指出,文化研究在西方早有渊源,从文艺复兴后西方学者就开始关注文化,并引用二战前后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研究日本国民心态,以及苏联解体后亨廷顿从文化角度探讨世界走向,凸显了文化研究在关键时期的重要性。在当下百年变局与贸易战背景下,研究文化对中国发展意义非凡,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视角。
随后,韩教授阐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重大贡献在于将文化置于唯物史观基础上,推动了文化观念的历史性变革。尽管“文化”一词在马恩全集中出现次数较少,但马克思主义存在丰富的文化思想。因为在西方文化语境中,文化研究早已深入人心,马克思将文化视为不言而喻的概念。研究马克思的文化理论,需从“精神”“意识”等相关术语入手,且马克思使用的文化概念含义丰富,具有多义性。
在探讨文化本质时,韩教授对比了中国学者和西方学者对文化的研究,强调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从现实的人出发,认为文化是人对自然的超越,是人的对象化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转化。她还通过分析文化创新、文化多样性与共性等问题,揭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对理解当代文化现象的重要指导意义。同时,韩教授强调文化离不开人的精神,其产生和发展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且具有相对独立性,处于静与动的平衡之中。
在研究方法上,韩教授指出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文化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学界对唯物辩证法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如对矛盾同一性的理解不准确,以及错误判断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她强调二者相互依存,对事物发展都至关重要。此外,马克思在文化领域还提出了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科学抽象化、社会整体性、从后思索等具体研究方法。
韩教授还结合时代发展,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文化维度,强调不能将马克思主义视为外来文化,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互动。最后,她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阐述了文化自信、话语体系等方面的创新,以及在文化建设实践中的诸多研究选题,为师生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思路。
最后,曹胜亮院长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韩美群教授的讲座深入透彻,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底层逻辑阐释得十分清晰,为学院师生带来了深刻启发。曹院长强调学院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通过讲座让大家认识到在学术研究中追根溯源、打通脉络的重要性,鼓励师生向优秀学者学习,静下心来研读经典著作,提升学术水平。同时,曹院长也希望学院能引进更多像韩美群教授这样的高层次人才,带动学院整体发展,在学界取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审核 佘君玗)